本集的灵感来自问卷里。有两位网友建议可以加入武器的历史。所以笔者就试着做了这一部来试水温;如果反应OK。以后就继续做。反之就在说明枪枝的影片里草草带过。另外。本集也感谢于《战地风云》圈子里提供不少情报的陈大。告诉我不少关于M1 加兰德的一些小知识。丰富了本影片~
废话不多说。那我们开始吧!M1加兰德步枪。由约翰.加兰德设计(John Garand)。正式名称为「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对岸俗称「大八粒」。为世界上第一把大量服役的半自动步枪。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亦很常看见此把经典步枪的踪影。我国仪队也是使用M1加兰德。M1加兰德于西元1937年正式取代了M1903春田步枪。成为了美军的制式步枪。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了约540万把。
不管是在空军、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等等单位。都可以看到士兵们拿着这把枪。乔治.巴顿将军(George S.Patton)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
M1的总重为4.31公斤。长为110.7公分。有效射程为460公尺。整体的设计非常简单方便。不用额外的工具也能拆卸。以利清洁与维护。众所周知。M1 有8 颗子弹。装填方式为从机匣上方填入弹仓。当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时。弹夹会被退夹系统自动弹离弹仓。并发出清脆的Ping。另外。在以前的游戏诸如《决胜时刻》、《荣誉勋章》有一个严重的设计错误。那就是必须要全部打完子弹后才能装填。事实上你可以去拉拉杆来手动排出;这个正确的观念于《决胜时刻:战争世界》里获得了改进。各位也知道M1会吃你的手手(痛)。所以在装填时。你要用小拇指去顶住枪机拉杆。然后用大拇指往下压弹夹到底部。装好后手就赶快离开。尽管这种装填方式并非标准动作。但只要能找出不被吃掉手手的装填方法。就都是好方法~然后M1其实也可以一颗子弹一颗子弹慢慢装。不一定要用弹夹。
有传闻指出。德军与日军在听到Ping之后会立即发动攻势。
然说真的。这个说法有许多错误。因为战场上的杂音很多。你要在炮火下听到Ping是有点困难。而且这并不代表旁边的人也打光了子弹。总体而言。听到Ping其实也没什么鸟用。也几乎没有任何的美国军人因为响亮的Ping而丧生。只不过仍然有些士兵会担忧这个问题。整体来说。M1加兰德的半自动射击模式刺激了各式半自动与全自动枪枝的发展与制造。毕竟在短时间内能击发这么多颗子弹。成效当然比手动枪机步枪要好。
虽然它交出的成绩单非常亮眼。就连英国也有考虑要用M1来取代李恩菲尔德。但在看到它于泥泞战中的差劲表现后。就打消了念头。辅助配件的部分。M1 可以装上M1905 刺刀与榴弹发射器。只不过榴弹发射器不太好用。因为发射时得装填空包弹。但M1 的弹夹设计其实挺不方便。
M1加兰德有多种衍生型。但除了狙击手的版本外。其他都没有正式投产。狙击手版本分别为M1 C及M1D。均在韩战时大量服役。M1C在西元1944年6月正式取代了M1903A4。成为美国陆军的制式狙击枪。只是生产M1C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于是春田兵工厂推出简化版本。即M1D。
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那就是温彻斯特实验型弹匣版本。正如其名。它是使用弹匣供弹。这在《决胜时刻:二战》里有出现。而在经过这个版本后。M14自动步枪便诞生了。并在西元1957年正式取代M1加兰德。值得一提的是。T20E2。
版本采用的是白朗宁自动步枪的弹匣。所以射击模式可在全自动与半自动间切换。但可惜的是该版本的问题不少。所以并未大量制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有复制M1加兰德。名为「4式步枪」(Type4 rifle)。且是使用弹匣供弹的设计。每个弹匣10颗子弹。但在战争结束前才制造了250把。因此并未正式投入实战(幸好)。以上。就是本集的所有内容~

下载BT游戏盒子

下载GM手游助手